冲击特性:PC的耐冲击性在所有工程塑料中特别高,不过冲击性也会因加力方法或应变速度而显示不同的行动。另外,破坏状态中也有延性破坏及脆性破坏之分,影响这些差异因素是分子量、温度、角隅弧度、厚度、添加物、裂化等。当分子量达2.0×104以下时冲击强度会大幅降低,在这以上则逐渐上升;到2.8×104~3.0×104达较高点,此分子量用于钢盔等需要高度耐冲击性的制品 (灯壳用之PC分子量约2.0×104左右) 。当改变缺口先端的弧度时就会对强度产生很大的变化;角隅弧度的影响亦则角隅部位的应变速度的改变,弧度愈小破坏部位的应变速度则增大而移向于脆性破坏;另一方面角隅弧度的影响也与分子量有关,分子量愈小缺口感也升高,弧度的影响增大。关于厚度的影响,在平板落球冲击试验上并没有明显倾向;但在附有缺口的Izod冲击试验上,当厚度到5~6㎜以上则会发生脆性破坏。在低温时影响冲击强度愈大,亦则分子量愈大低温耐冲击特性愈好,在室温显示脆性破坏的低分子量材料,在高温时会显示延性破坏。添加物是对PC的耐冲击性发生莫大影响的因素,通常用颜料、可塑剂、紫外线吸收剂、离型剂来做添加物时,其含量**过某一 程度,冲击强度就明显下降;因此,添加物的添加量多半考量与冲击强度的平均上来决定。
光学性质:PC在工程塑料中以透明性凸显而被应用于特种方面;尽管之前就有PMMA,但从冲击强度、耐热性、尺寸安定性来看,PC是一更佳的高级透明材料,其用途已扩至光学用。PC在不含紫外线吸收剂时会吸收280~290nm;对于可见光线通常可达80~90﹪之光线透过率(与厚度有关);对于红外线部分,则厚度达5.0μm以上就几乎不透过。PC的折射率约1.58,比PMMA(1.49)大,更适合于透镜的设计。